• 首页
    •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 学术平台
      护理天地
      临床研究
      卫生防控
    • 期刊目录
    • 栏目设置
    • 征稿启事

    学术平台Site navigation

    护理天地
    临床研究
    卫生防控

    主页 > 学术平台 > 护理天地 >
    护理天地Welcome to visit our

    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   点击次数: 次  更新时间:2020-06-22 10:21  【打印此页】  【关闭】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护理管理临床应用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课题以笔者单位在职医护人员为分析对象,课题开展时间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共计26例医护人员,特于2019年1月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设为常规组,2019年1月到2019年10月设为品管圈组。结果: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医护人员洗手情况、手卫生依从性等到了显着改善(P<0.05),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医护人员于责任意识、职位认同感、工作积极性、安全意识、团队能力及无菌操作等综合素质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规范医护人员洗手情况,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临床指导价值高。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管理 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是医源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临床病毒传播预防的主要手段。手卫生临床影响因素较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很多事情都是通过双手来完成的,手不可避免触碰很多别人摸过的东西;患者来就诊;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也是通过医护人员的双手来完成的,如检查、抽血、输液等,是决定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开展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可显着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是保护患者、医护人员主要举措。品管圈管理模式最初由日本学者提出,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借助团队协作的作用攻克工作中的问题,促使临床工作持续发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医疗事业。本研究笔者特于单位医护人员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以笔者单位在职医护人员为分析对象,课题开展时间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共计26例医护人员,其中女性医护人员20例,男性医护人员6例,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医护人员为49岁,年龄中位数(31.25±1.24)岁,最短在职时间为2年,最长在职时间为20年,时间中位数(8.56±0.51)年;本研究特于2019年1月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设为常规组,2019年1月到2019年10月设为品管圈组。
      纳入原则:收集到26例单位医护人员均对该课题研究项目知情。
      1.2 方法
      课题于2019年1月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要求单位医护人员内的26名医护人员参与,选取资历高的医护人员的担任组长,进行品管圈活动的计划及实施;针对各科室内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为每位医护人员制定手卫生表;开展以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圈会,定期针对手卫生情况进行讲解,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重视度;完善手卫生基础设施,于参与医护人员提供热水、消毒洗剂、一次性纸巾;定期对洗手设备进行检修;开展健康讲座,针对手卫生重要性、正确洗手、手卫生危害、医源性感染预防、自我防护、法律知识等对医护人员进展普及,帮助医护人员树立职位认同感;加强组内人员互相监管体系,将手卫生纳入科室医护人员绩效考核,提高其积极性;针对手卫生表现佳的医护人员进行奖励,营养良好科室氛围[3-4]。
      1.3 评价标准
      (1)课题开展期间(前后分别)进行100次消毒操作,应洗手200次,统计观察医护人员洗手情况。
      (2)采用院办公室自制综合素质评估量表为依据,对品管圈开展前后医护人员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3)手卫生依从性对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及洗手情况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对课题反馈数据行统计校验,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前后手卫生情况分析
      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医护人员洗手情况等到了显着改善,组间查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 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前后手卫生情况分析[n/%]
      
      2.2 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前后医护人员综合素质评估
      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医护人员于责任意识、职位认同感、工作积极性、安全意识、团队能力及无菌操作等综合素质显着高于常规组,组间查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2。

      表2 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前后医护人员综合素质评估
      
      2.3 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
      未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常规组依从性69.36%(18/26),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依从性96.15%(25/26),组间查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患者基础医疗服务的同时,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为医疗发展的首要问题[5]。医源性感染为临床医疗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患者及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是导致不良医患纠纷主要因素。临床通过对医源性感染预防探究中发现,通过加强手卫生,可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同时,可显着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几率[6]。
      品管圈为团队管理主要模式,为临床主要管理举措,通过调动团队内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起到相互协作、共同监管、完成工作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临床管理能力。于单位医护人员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依据院内存在的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健康普及,加强岗位内持续教育,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采用由上到下的管理模式,形成良性监督机制,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本研究表明,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医护人员洗手情况等到了显着改善,组间查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医护人员于责任意识、职位认同感、工作积极性、安全意识、团队能力及无菌操作等综合素质显着高于常规组,组间查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未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常规组依从性69.36%(18/26),品管圈护理管理开展后依从性96.15%(25/26),组间查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数据显示,经由品管圈护理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得到显着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利于持续推动消毒供应室发展。
      综上,品管圈护理管理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规范医护人员洗手情况,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临床指导价值高。

      参考文献
      [1]Carinou E, Ferrari P, Koukorava C, et al. Monte Carlo calcu-lations on extremity and eye lens dosimetry for medical staff at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cedures[J]. 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2011, 144(1-4):492-496.
      [2]刘园园,王倩,吴春萍.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159.
      [3]杨晓燕.品管圈降低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4):295.
      [4]罗会红.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1):87.
      [5]刘瑞,吴丽.品管圈活动在改善手卫生依从性及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6):194-196.
      [6]赵随喜.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积极作用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6):119,122.

    上一篇: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的影响   下一篇: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
    • 腓骨上段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
    • 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
    •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
    • 尿毒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因素
    • 鼓膜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单纯慢
    • 关怀性触摸对特殊老年自信心与自
    •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液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盆底
    栏目设置|护理天地|临床研究|期刊目录

    (C)20019 名医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